11月24日晚,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敏俐教授应邀至我校开展题为“音乐与中国诗歌体式之关系”学术讲座。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在线网上电子娱乐平台网址优秀引进人才卢盛江教授担任评议嘉宾,在线网上电子娱乐平台网址副教授李谟润任主持人。文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主讲人赵敏俐
赵敏俐教授以先秦两汉诗歌为例,从音乐对《诗经》、楚辞、汉代诗赋的影响三方面详细论述音乐对研究中国古代诗体形成的重要意义。
在讲述音乐与《诗经》的关系时,赵敏俐教授通过对比《诗经》中《风》《雅》《颂》不同的颂唱形式和风格,从章法、文辞的角度说明了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诗歌的表现形式与语言风格。他表示,《颂》诗是可歌可舞的,《雅》诗大致用于礼仪的歌唱,而《风》诗则是世俗中的歌唱。中国古代诗歌因不同场合、不同创作目的而形成不同特点,说明了音乐与《诗经》的形成具有密切关系。

讲座现场
赵敏俐教授通过带领同学们分析、解读楚辞、汉赋中的选段,生动具体地阐释了“楚辞根据和音乐关系的远近而形成文体分流”“杂言诗和五言诗的生成与汉代的歌唱艺术有直接关系”的学术观点。同时,他以音乐的角度重新解读了《陌上桑》,将之归为展现汉代时代风尚的流行艺术,角度独特,有理有据,令在场老师、同学们耳目一新,纷纷鼓掌赞同。
此外,赵敏俐教授还从语调的重复、语言角度的重复等六方面对《摽有梅》进行“诗”与“歌”的解读,并提出了从歌的角度看待诗歌艺术特点的诗歌鉴赏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艺术分析。

现场合影
卢盛江教授对本次讲座作出评议。他表示,赵敏俐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明晰,令在场听众受益匪浅。同时他也指出历史是复杂的,文学研究有弹性的。文学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期望同学们向赵教授学习,采用有独特想象的视角开展学术研究。(审核:陆喜培 编辑:吴少靖)